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嚙踝蕭痚妧A>>|JI
法國悼念一戰穆斯林烈士
2006.7.5  9:43:36 AM      閱讀4922次
 (www.news.bbc.co.uk)
    法國總統希拉克6月26日星期日參加了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數千名為保衛法蘭西的非洲穆斯林烈士紀念儀式。 這些烈士在他們為法蘭西“祖國”犧牲九十年後才被承認﹐當初因為他們是穆斯林殖民地招募的奴隸兵﹐不值得法國人為他們隆重哀悼。


  法國總統在揭開摩洛族建築白色紀念碑時說﹕“這個儀式使我們回想起當年的歷史﹐凡爾頓大血戰﹐法國全民團結戰鬥﹐保證了最後決戰的勝利。”


  他說﹕“(這些海外兵團的勇士們)﹐來自摩洛哥、塞內加爾、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以及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和大洋洲島嶼﹐同在我們法國的國旗下英勇作戰。”


  他說﹕“法蘭西共和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經受了殘酷的戰爭洗禮﹐我們勝利了﹐應當感謝這些勇士們堅不可摧的意志和力量。” 這座紀念碑是紀念凡爾頓戰役勝利九十週年﹐當時在德法對抗的戰場上﹐雙方死亡的人數超過三十萬﹐其中有三萬五千名參加法國前線戰鬥的穆斯林士兵﹐他們來自法國殖民地的許多國家。 在新紀念碑附近的基督教徒和猶太人士兵紀念碑﹐建於1938年﹐當時法國不承認穆斯林的合法權利﹐所以為法蘭西共和國犧牲的尸骨也沒有名份。 數萬穆斯林為一個軍事侵略和佔領自己的國家流血犧牲之後﹐九十年才想到他們的功勣﹐總算是有了這麼一天﹐至少說明穆斯林沒有被絕種﹐而且今天在法國的穆斯林社會人多勢眾﹐受到高貴血統的法蘭西人器重。


  凡爾頓大血戰是德法漫長戰線上的戰役之一﹐為法國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青史留名﹐但參加戰鬥而犧牲的數萬名穆斯林﹐直到一個世紀之後才被人們想起﹐為他們寫上一筆。 這個遲到的紀念碑﹐造價50萬歐元﹐專為被遺忘的數萬穆斯林士兵留下一點歷史的記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從世界各地殖民地招募了六十萬海外兵團﹐全線戰死的穆斯林士兵超過七萬八千人﹐多數來自法屬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


  今天的法國穆斯林社會對法國政府追悔歷史的失誤表示歡迎﹐希望籍此減輕一些歷史的傷痛。 法國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從世界各地殖民地的侵略、掠奪和剝削中奪得不義之財﹐成為富足的發達國家。 今天承認殖民地人民對法國的貢獻﹐至少可以減少一些法蘭西民族的傲氣和跋扈﹐感到一些內疚。 法國穆斯林信仰理事會會長達里利•波巴克爾在紀念碑落成大會上說﹕“我們希望﹐借此機會能給法國穆斯林社會的發展一點推動力﹐在法國受到同等待遇﹐融入社會﹐也好讓我們穆斯林前輩們的鮮血沒有白流。” 他說﹐先烈們被法國政府從海外招募來﹐參加保衛法蘭西的戰鬥﹐他們流血和犧牲﹐是為法國今天的穆斯林社會奠定的基礎﹐因為法國是擁有歐洲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凡爾頓戰役九十年過後﹐法國政府才承認穆斯林在這個國家的存在﹐因為在法國人民的現實生活中﹐增加了六百萬穆斯林同胞﹐而且因為得不到平等的公民待遇導致新生代法國移民後裔不斷發生騷亂﹐給法國的民主形像塗抹了一層不人道的恥辱。 不久前﹐在法國舉辦的戛納電影節上﹐有一部描述非洲軍團的影片《光榮的日子》(Days of Glory)﹐揭露了在第一次大戰中為法國作戰和犧牲的阿爾及利亞士兵在法國受到歧視和虐待的遭遇。 那是真實的歷史記錄﹐贏得了最佳集體表演獎﹐而且更為重要的意義是﹐借用那個機會給全世界的電影界藝術家們一次歷史教育。


  當法國在1960和1970年代急迫需求勞工的時候﹐他們從北非原殖民地招募來了幾十萬穆斯林勞工。 這些只會勞動﹐不會講法語、不懂得人權法律的穆斯林﹐被法國政府全部集中在城市郊外的貧民窟居住。 三十年後﹐他們的後代在學會了法語和懂得了法律之後才發現上當了﹐他們被自詡高貴血統的法蘭西民族視為賤民﹐永遠不得翻身。 這是去年發生法國全國市郊青年人騷亂的根本原因﹐他們的統一口號是﹕“我們受夠了﹗”(Enough Is Enough﹗) 法國政府對種族騷亂的反應在那之後陸續出臺﹐還是“胡蘿蔔加大棒”老規矩﹐對一些突出的領頭人嚴加懲處﹐而對法國不同的少數民族給予一些實際的承認和微薄恩惠。 這才在凡爾頓戰役之後九十年想起對當時殊死作戰犧牲的穆斯林來一次遲到的追念。
 

   
將本新聞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